公元7世纪初,吐蕃兴起于今西藏高原。唐贞观年间,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邻近的苏毗、羊同等,定都逻些(今拉萨),建立军事、行政和法律制度,吐蕃开始强盛起来。地理条件的限制,不利于吐蕃向南、向西发展;由于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吐蕃的吸引,吐蕃建国之后,迅速向北、向东发展。7世纪70年代前后,吐蕃征服了放牧于今青海、甘肃、四川西北一带的吐谷浑、党项、白兰等族,占据了今青海省境内黄河以南、青海湖以西等地区。安史之乱"爆发后,唐朝从河、陇各地抽调了大批驻军,吐蕃军队趁虚而入,到广德元年(761)前后占领唐陇右诸州;至贞元七年(791)又攻占了唐河西数州之地及四镇之一的于阗。从此,河陇地区及西域东南部相继为吐蕃所统治。若从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进据陇右算起,到唐宣宗大中二年(848)张议潮起事,推翻吐蕃在河陇的统治时止,吐蕃统治这一地区近百年之久。
网络配图
"安史之乱"以后,由于唐朝穷于应付,力量分散,致使居于河西、西域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自立、动乱。如史书说:"至德元年(756)六月,王思礼至平凉,闻河西诸胡乱,还诣行在。初河西诸胡部落,闻其都护皆从哥舒翰天富娱乐登录没于潼关,故争自立,相攻击";又,"党项等羌吞噬边鄙,将逼京畿"。其中,以当时雄居大漠的回纥汗国,对唐朝河西及关内道北部地区威胁最大。如肃宗宝应元年(762),"上遣中使刘清潭使于回纥,修旧好,且徵兵讨史朝义。清谭至其庭,回纥登里可汗已为朝义所诱,云唐室继有大丧,今中原无主,可汗宜速来共收其府军。可汗信之,……起兵至三城。"三城"即三受降城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河套以北。可见,当时回纥已有趁唐朝内乱,吞并边地的意图,只是由于吐蕃进展迅速,才不使回纥得手。
公元7至8世纪之交,当吐蕃与唐朝在西域频繁争夺之时,大食(即阿拉伯)东征的军队已开进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的阿姆河、锡尔河一带。当时,白衣大食的军队在其呼罗珊总督屈底波的率领下,攻占了当时尚属唐朝领辖的今楚河以南、帕米尔以西的广大中亚地区,并企图向中国本土推进。本来,"安史之乱"前,吐蕃还曾与大食联合进攻唐休循州及钵换城等地方。这是由于当时大食欲东进,吐蕃欲向西北发展,目标都是唐之四镇,在共同的对手面前,出现了两者联合的可能性。但是,公元750年,阿拔期王朝(黑衣大食)代替了哈里发政权;次年(751),黑衣大食的军队便在怛逻斯(今中亚之江布尔城)击败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天富娱乐登录所率的大军。
网络配图
从此,唐在中亚的势力开始退缩。天宝十四年中原爆发安史之乱,唐朝军队无力西顾;而吐蕃相继攻占陇右、河西、天山南北两路,吐蕃与大食的关系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。德宗贞元二年(786),唐润州节度使韩晃至长安,上言曰:"吐蕃盗有河湟,为日已久、大历以前,中国多难,所以肆其侵轶。臣闻其近岁以来,兵从寝弱,西迫大食之强,北病回纥之众,东有南诏之防,计其分镇之外,战兵在河、陇者,五六万而已"。《通鉴》卷233记李泌之言更详,其曰:"大食在西域为最强,自葱岭尽西海,地几半天下,与天竺皆慕中国,代与吐蕃为仇,臣故知其可招也"。唐朝欲招结大食以抗吐蕃,后来终无结果。但我们能从唐人所言中,看出吐蕃与大食对抗的事实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所载的贞元十七年(801)西川一战,被唐军俘获的人众中,就有"黑衣大食等兵",他们当是在吐蕃与大食的战争中,被掳掠至吐蕃东线的。
吐蕃是奴隶制社会,但其攻占的河、陇等地,早已进入了封建社会。吐蕃虽然征服了这一地区,但它不可能完全废除原来的各种封建制度,相反,其统治机构和统治政策还要受封建政治、经济因素的影响。据研究,吐蕃在本地之外的占领区实行一种称作khrom的节度使制度,这种khrom分布于唐之青海、鄯州、河州、凉州、瓜州等地。通过研究,说明吐蕃河、陇诸节度使的建制基本上是仿照本土翼长制来的;但由于统治地域、对象的变化,吐蕃节度使制度的组织和职能,与本土的翼长制相比有新的变化,表现出具有封建官制的某些特征。天富娱乐登录
网络配图
据《智者喜宴》载,松赞干布时,因学习邻族建政经验、设官及民政,"自东方汉地及木雅获得工艺与历算之书。自南方天竺翻译了诸种佛经。自西方之胡部、泥婆罗,打开了享用食物财宝的库藏。自北方霍尔、回纥取得了法律及事业之楷模"。其中,"木雅"即指党项,"胡部"即指粟特,"霍尔"应指回纥,"回纥"应指突厥。可见,邻族的经济、文化制度都曾传到吐蕃。
关于党项人对吐蕃社会的贡献,《智者喜宴》记载,松赞干布曾以弭药人为工头,在康地建造了隆塘准玛寺;而《多麦佛教天富娱乐登录史》载,建吐蕃之桑耶寺时,为调伏神魔,据堪布的教导,在东方弭药嘎地之毗沙门区域,迎请了嘎巴多吉熏努。此外,弭药人在建设吐蕃医学事业方面亦有贡献,墀松德赞时的弭药人容杰,即是著名的吐蕃九名医之一。佛教传入吐蕃,也有西北各族的贡献。《智者喜宴》说,墀松德赞时,从今克什米尔、于阗等地迎请了高僧,翻译了佛经。
除上述以外,吐蕃的其他文化形式也长期保存在河西一带。吐蕃统治结束后,还有很多人留居河、陇一带。五代时后晋高居诲等出使于阗,记其程云:"又西百里出玉门关,经吐蕃界。吐蕃男子冠中国帽,妇人辫发,戴瑟瑟珠,……自灵州渡黄河至于阗,往见吐蕃族帐,而于阗常与吐蕃相攻劫",可见河西一带的吐蕃部族不在少数。据认为"吐蕃化",是唐末、五代河西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之一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天富娱乐注册:www.tfptzc.com